发布日期:2025-10-08 14:23 点击次数:135
在远古时期,人们都是“家为巫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祭祀神灵,每个家庭都能够自由地祭祀祖先和天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产生了阶级分化,与神灵沟通的事逐渐被上层垄断,并诞生了专门的巫觋群体,成为统治阶层独享的权利。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帝,“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尚书·吕刑》),所谓“绝地天通”,就是断绝了普通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渠道,其实反映的正是这一段宗教变革的历史。
到了商代时期,巫觋群体日益庞大。从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殷商时期有相当多的“贞人”,仅留下名字的就有120多人。他们的职能就是用祭祀仪式沟通神界,用占卜的方法传达神意。祭祀是商人的常态,历代的商王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祭祀。他们祭祀的名目,仅名字就有211个之多。而人牲的数量,更加触目惊心。根据殷墟的考古发现,从盘庚迁殷到帝辛灭亡的273年间,用作祭祀的人数,就有万人之多。
图片
占卜是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是古人向神咨询,求得神旨的一种方法,在古代社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商人对于占卜的执念,则到了变态的程度。上至“国之大事”的祭祀战争,下到风雨的有无,年岁的丰歉,出入的吉凶,田渔的收获,疾病的轻重,妇女的生育……等等,无一不求之于占卜,一切依从占卜的结果而行事。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甲骨进行占卜,目前还不清楚,但第一个发明这种方法的人,一定是一个“聪明人”。因为相较于早期人类传达神灵旨意的方式,甲骨占卜究实是一种“科学”的存在了。
图片
商人占卜的方法是先由贞人将所问之事向神灵祷告,然后用艾草捻成绒条,点燃后在事先凿好圆坑的卜骨背面灼烧,骨头受热以后就会出现裂纹,贞人根据裂纹的粗细、长短、方向和曲直等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最后将占卜的时间、所问事项和结果等都刻在卜骨上,于是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成型文字——甲骨文。
神灵的旨意不再需要口传,而是通过灼烧甲骨,观察裂纹的方法来解读,实现了神灵旨意表达的“客观化”。更为关键的是,尽管裂纹产生的形态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某些预先的技术处理,裂纹形态可以做到部分甚至完全可控。换言之,神的旨意也可以人为来造,只要把这种技术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可以实现对大众精神的掌控。
由于认识到了占卜的重要性,统治阶级内部对占卜的操作权和解释权也开展了激烈的争夺。
商王(王权代表)和贞人(神权代表)曾经有过长期的权利斗争。商代卜辞,尤其是前期卜辞,多记录贞人,突出贞人的权威。到商代文丁、帝乙最后几王时,商王在同贞人集团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这个时期的卜辞中已不见贞人的名字,占卜全由商王一人主持,将占卜的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商王对神灵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到了末代商王帝辛(俗称纣王)时,对神权似乎连表面的尊重也懒得去做,祭祖则去,祭自然神则几乎不去,卜占帝的时候几乎没有。从中我们可窥见大权在握者对鬼神的真实态度,当然,后来这也成了武王伐纣的一个理由。
图片
,?,武王伐纣,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战(yin)略(mou)。
周本是臣服于殷商的一个诸侯小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了武王的老爸——西伯侯姬昌的时候,已经逐渐具备了挑战殷商的潜力。
殷商的末代国王——纣王也不是吃素的主,估计是感觉到了周的蠢蠢欲动,于是采取了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将姬昌软禁到羑里(今河南汤阴北)。
图片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监狱——羑里。
姬昌被囚在羑里,韬光养晦,隐忍待机。闲来无事之余,做出了一件影响中华文化三千年的事情——把伏羲八卦进行推演,成为八八六十四卦。姬昌推演八卦,可不是闲得无聊,做排列组合游戏。他干的是一件和周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事——建立一种全新的占卜形式——易占。
龟占,古人称为“卜”,易占,古人称为“筮”,这便是“卜筮”二字的由来。
图片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这是记载在《易传》中通过蓍草取卦的方法,只是不知道是否符合文王的原意。
前面说过,商王和贞人围绕占卜曾进行过一场长期的权利斗争,这是因为“聪明人”都意识到,谁掌握了占卜,谁就能掌控大众。姬昌作为“聪明人”,自然也晓得其中的厉害。不过沿用商人的方法,无异于把自己的命根子交到别人手里,于是干脆另起炉灶,搞了一套有异于龟占的东西——这便是易占的由来。
和卜相比,筮同样具有“客观化”的特点,结果出来就放在那里,谁都可以看到,而且无需耗材(龟甲和兽骨),操作简单(不需要钻灼),只需要一把草棍(蓍草),就可以进行。
最关键的是,“筮”实现了“精准化”和“数理化”。也就是说,占卜的人不再因为甲骨上似是而非的纹路产生争执,严格按照易占程序得出的结果必然是64x64中排列组合中一个且唯一一个(至于如何解读另当别论);而易卦的数理性,可能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更有发言权。当他接触到中国的六十四卦图后,曾大为震惊,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数理与自己发明的二进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关于易卦的哲学意义和数理奥秘,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因为那又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话题。我们继续沿着姬昌的思路往下走。一个王朝的建立,必然伴随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和革新,在武装推翻殷商统治之后,一定需要进行一场文化上的革命。文王演易,做着正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工作。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
这种解释太过抽象,我们还是结合事实说话。对于古人而言,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简单。因此,意识形态的构建,根本就在于宗教信仰的塑造。商人崇拜帝和祖,迷信鬼神和占卜。在商人的观念里,万物皆有神灵,其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是“帝”,帝是万物的主宰。祖,是死去的先人,和帝一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事无大小,都要求告于帝和祖。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目的就是沟通与帝或祖的关系,占卜结果就是帝和祖旨意的体现。因此,帝和祖作为崇拜的对象,位于商人政治形态的最顶层,而商王则通过直接掌握与他们沟通的途径,拥有对他们旨意的解释权而合理合法地拥有权利。周文王谋划推翻商王朝,暴力革命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一场意识形态上的革命,从根本上否定商王统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就要从商王朝的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东西——帝和祖的信仰,以及占卜形式上下手了。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人们对“帝”的信仰,将神格化的“天”树立为信仰的对象,同时开发一种全新的占卜形式——易卜,用以取代商人的龟卜。在周文王苦心重建的意识形态中,“天”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神格化的一面。“天”可以为人被认识和了解的,同时也能与人产生互动。“天”固然有对人间事物的规定性(天命),但是“天”的意志却可以因人的德行和民心向背而改变。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丧”,因此,对商的革命便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殷纣王“大淫图天之命”。同时将与天或神沟通的工具,从龟卜改为易卜,对占卜结果的解释依据则改为自己撰写的卦辞和爻辞。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把商王朝文化的根儿彻底刨掉了。这两点无疑是非常厉害的招式,从根本上动摇了商王朝统治的基础。可惜的是,虽然姬昌活了九十多岁,依然没有看到周王朝建立的那一天,未竟事业只能由他的儿子来完成了图片
图片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也可以加阿伟哥的微信号私下里和我聊一聊图片
阿伟哥既往文章合集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
医易系列合集
西游奇谈系列合集
品味医道系列合集(上)
品味医道系列合集(下)
易学杂谈系列合集(上)
易学杂谈系列合集(下)
先天易解合集
随想录合集(上)
随想录合集(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此前联赛杯决赛不敌纽卡,斯洛特率队连续两次在温布利球场失利
下一篇:没有了